这两年,全球似乎都在玩一种“掩耳盗铃”的游戏,尽管有三场重大的“战争”爆发,大家却非得避而不谈“战争”这个词,硬是将它们称为“冲突”。看似这样一来,世界就依然保持着和平的假象,好像第三次世界大战永远不会降临一样。
然而,实际上,目前这三场最为“火爆”的“冲突”,本质上都已经是多国参战的国际战争,只要其中任一方愿意,随时都有可能从地区性战争升级成一场世界级的大战。
那么,究竟是哪三场“冲突”呢?
首先是俄乌冲突,已经打了三年多,至今还没有结束的迹象。接着是巴印冲突,那场历时仅6天,印度与巴基斯坦展开的空战,印度全境为之狂欢了10天。最后是目前仍在激烈进行的伊以冲突,这场冲突发展迅速,高潮迭起,虽然看起来短期内会停战,但依旧是刀光剑影,战局扑朔迷离。
展开剩余67%一开始,大家对俄乌冲突充满了希望。很多人认为,作为一个军事强国,俄罗斯通过闪电战就能迅速拿下基辅,从而一举结束战斗。然而事与愿违,这场冲突却变得异常漫长,甚至充满了戏剧性,仿佛成了《西游记》里猴子说的俏皮话——第三十三回,小妖对伪装成大妖的孙悟空说:“要装就装,只管阿绵花屎怎的?”
从这个角度来看,吴承恩几百年前就将俄罗斯和乌克兰这对“活冤家”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——在这场俄乌冲突中,普京和泽连斯基的“演技”都堪称一绝:
普京“装”得非常仁义,总是顾及到“不炸这个、不炸那个”,即使在库尔斯克州岌岌可危的情况下,依旧舍不得下狠手。泽连斯基也不甘示弱,明明乌克兰已经失去了克里米亚,失去了东乌的四个州,还有许多地区的控制权也在逐渐丧失,他依然以一副“死守到底”的姿态,向外界释放出“和谈”的条件——必须割地赔款,必须惩罚普京,好像乌军已经把克里姆林宫围得水泄不通,等着俄罗斯总统自投罗网。
因为双方的“装腔作势”,这场冲突始终没有终结,拖延着、反复着,仿佛永无止境。连“懂大爷”在上任时信誓旦旦地表示,他上台的第一天就能结束俄乌冲突,但现在他已经在位百余天,所谓的“百日维新”都过去了,双方依旧在战场上较量。大家不禁要问,什么时候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呢?
如果只是俄乌两国在拖延,周围的世界观众或许会觉得没关系,反正他们也没为此付钱,不管这场战争如何拖延,也不过是消磨时间罢了。
然而,紧接着,巴印冲突爆发,战争的烈度丝毫不逊色。印度原本计划是派遣飞机进行大规模轰炸,随后陆军和海军就会越过边境,实施军事占领。但没想到,仅仅六天时间,巴基斯坦的空军就给了印度当头一棒。印度的飞机在距离敌方一百多公里外就被导弹击落,自己成了“睁眼瞎”,这场战斗怎能继续?印度宣布了停战——迅速而果断,绝不拖泥带水。和俄乌冲突相比,这场战斗的效率可谓是天差地别,直接而干脆。
最后,伊以冲突则爆发得如雷贯耳,双方展开了非常激烈的攻击。以色列毫不手软,精准斩首了对方多位军事领导和核科学家,摧毁了敌方的空军基地与核设施;而伊朗也不甘示弱,回击了以色列的攻击,动用了库存中的重型导弹,打得以色列的防线岌岌可危。
然而,许多人预判这场冲突不会持续太久。原因很简单:双方的武器库存是有限的,经过猛烈的轰炸,时间一长,弹药就会耗尽,届时双方可能会不得不宣布停战。
巴印和伊以冲突给俄乌冲突树立了一个标准——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“冲突”。快速、直接、毫不拖泥带水。相比之下,普京和泽连斯基那种边打边互相“温情脉脉”的战争,根本算不上什么“冲突”,只是“伪装”成“冲突”的“战争”。光是称呼上,就已经在玩文字游戏,试图让世人相信这场战争根本没有那么严重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开户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